Tinkle Twinkle
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
回台十天目睹之怪現狀
台北空氣污染太嚴重,前些天回家垃圾車開過竟覺垃圾味芳香無比。
微新聞:微博般發文的新聞,來隆去脈可省略,兩行即解決。
統一星巴克與英國換算後同價,但是台勞時薪為英國三分之一。
超跑貴婦新聞隨身攜帶瑞士刀男子抓到沒?不重要。
家門兩側都成為建地,昨天地下水挖破了。
扮成海鮮類成為台北時尚指標!?
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
___性,___的___性。
今日拜讀了幾位台灣藝術評論者的作品,以及剛好在雙年展開幕隔天聽見的研討會。
在這些文字當中不時聽到『當代性』『辨識性』『陰性』等用字,但是卻留下一個急促的定論之後馬上出發到下一個句子。
這些名詞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,或者是我到底該如何判斷這樣的描述?在上下文無法找出的脈絡被以名詞作結。
這樣的溝通可能有極大部份被以囫圇吞棗作結,如果精煉的文字成為堵塞表達,或傳意的目的,再多麼的精煉依舊成為無用的費字,難以吞嚥的文字是否將不再是傳達智識的工具,而也不免地成為廢話呢?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