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隨談 - 後現代主義是產生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一種心態,一種社會文化思潮,一種生活方式,旨在反省、批判與超越現代資本主義的「現代性」,即資本主義社會內部已佔統治地位的思想、文化與其所繼承的歷史傳統,提倡一種不斷更新、永不滿足、不止於形式與不追求固定結果的自我突破創造精神,試圖為徹底重建人類的現有文化,探索盡可能多元的創新道路。
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實踐,也是一種反傳統的策略遊戲,是對西方文化所經歷的整個路程的徹底反思,是對歷史上已經完成了的各種「啟蒙」的「再啟蒙」:其根本訴求,是在摧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,尋求思想上與生活上的最大限度的自由,尤其達到精神活動的最大自由,達到他們所期望的不斷超越的目標。然而他們不斷超越的目標本身,又是在不斷更新中被改變,嚴格地說,他們的超越活動並沒有固定的明確目標。從這個意義上,後現代主義本身是一個正在成長、並不斷更新的當代思潮與社會文化實踐,它是以不確定性作為基本特徵的。
王嶽川 - 後現代主義是資訊時代的產物。隨著人類知識的空前膨脹,電腦和資料庫的廣泛運用;科技高視闊步導致了合法化危機(利奧塔德)。這一狀況反過來深刻地規範著 人類的心理機制和行為模式,導致一種反文化、反美學、反文學的極端傾向。生命的意義和本文的深度同時消失,消費意識的滲透使自然與人類意識這兩個領域日益商品化。從此,後現代文化與美學浸漬了無所不在的商品意識,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的對立在此歸於失效,商品稟有一種“新型”的審美特徵,而文化則貼上了商品 的標籤。複製、消費和平面感成為後現代文化的代碼。
相關學科:現象學,解構主義,達達主義,抽象主義,立體派
後現代藝術:
Google search:
後現代藝術:
Google search:
Francis Berry, Whimsical Entropy: Love and Art, Watercolor, 14" x 20", 2007 |
Jackson Pollock, Number 32,1950, 8 ft 10 in x 15 ft (269 x 457.5 cm), Enamel on canvas |
|
後現代建築Postmodern architecture -
Google search
相關網站:
後現代主義簡介:http://www.eng.fju.edu.tw/Literary_Criticism/postmodernism/intro_chinese.html
後現代主義與當代繪畫:http://big5.xinhuanet.com/gate/big5/news.xinhuanet.com/shuhua/2009-01/15/content_7018725.htm
什麼是後現代主義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OLIHI/14597739
後現代主義筆記:http://www.atlas-zone.com/think/talk/part_1/literae2100.htm
2 則留言:
哈你現在網誌走填鴨教室路線嗎
哈哈哈 變得很informative! 骯賴筆記本啦
張貼留言